文/ 習之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太陽的溫度是幾度?
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世界上有多少物種呢?
為什麼人會大便?
人的身體是怎麼組成的?
為什麼人會生小孩?
為什麼天空離我們那麼遠?
等量的岩漿和海水誰會贏呢?
要怎麼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類?
顏色是怎麼來的?
生命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除了地球以外,還會有其他星球?

在全人小學部,每週有一個早上的「認識世界」課程,「認識世界」對我來說是一個寬大廣闊、想像力沒有邊際與無限可能性的詞語,各式各樣的主題都與認識世界緊密連接著。這十幾個問題,都是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課堂中提出來的。在過程中,我與他們一同討論與挖掘更多對於世界的疑惑,並陪著他們一起找資源、找方法來試著回應著些問題。

學期初我們先從自己的家,台灣開始認識,先從台灣是什麼形狀、台灣是什麼樣子的這些疑問開始,我請小孩先畫出自己心中或是印象中的台灣是什麼樣子,有人說台灣好像長長的,台灣好像尖尖的,我說我覺得台灣像一個地瓜,突然大家畫的台灣就變得有點圓滾滾的,接著就有人開始也好奇地球的樣子,開始畫處自己心中地球的樣貌。

知道樣貌後,我又提了一個問題,今天如果要跟一位外國人說關於台灣特別的地方、動物、食物,你會說什麼呢?大家就開始講各式各樣的食物,例如好吃的水果、滷肉飯、炸雞排、小籠包(大家果然都很懂吃!)和一些台灣特有的動物,再來説說每個人知道或認識台灣的各個地名,有些是外公外婆住的地方,有些是曾經去旅遊的地方,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的湊集起來,台灣的樣貌就慢慢的完整拼湊出來了。

循著這些提問,來慢慢建構出每個人對於世界樣貌的想像,在課程中來回的對話與討論,去深刻的理解這些疑惑與找尋到的答案。不斷的在這些新發現與衝擊之中去建構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去走出一條自己要探險的路徑,走向這無邊無際充滿可能性的廣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