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建光
「每位孩子都是課堂上的主角」主體性讓真正的學習發生
數學課不會是大量機械式的操作,不是訓練考試的機器。課程中每個單元會配合綜合性的邏輯思考問題,而不是一節課要重複練習計算許多類似的題目,讓孩子們可以從容的思考與討論,培養出真正數學的能力。AI的時代來臨,要培養出邏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好的基礎。
在這裡,當孩子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可以好好的思考,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題,慢慢去探索題目的涵意,更可以去嘗試錯誤,從各種不同的錯誤中去尋求答案。而讓真正的學習發生就是用自己理解的言語來表達和對話,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每位孩子都可以上台用自己的話來解釋這些題目和觀念來讓別人理解,在過程中可以知道自己懂到哪裡,不懂的在哪裡?再去追求真正的理解,當孩子可以把一個觀念解釋到大家都懂,那就是真的懂了!如此才是真正的學習,一個探究與發現的過程。
一般來說,在老師或家長的期待與眼光下是很難長出主體性的,主體性的重要就是讓孩子會有想像力、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全人,不只是課堂中,生活中,每個學習和玩樂的空間都可以去好好的探索和試錯,這尋求答案的過程就會慢慢長出自己的主體性。真正的學習要有主體性,人本教育的理想才會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