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上層分類:文集
- 分類:一所自由學校的故事
校園人物誌1
從自學來的轉學生 — 孫茜
就讀時間:2022.09 - now
在校身分:高中二年級
▴為什麼會選擇進來全人?
在來全人之前,我自學了三年半的時間。
自學必然有它的難處,但也帶給我很多養分。我一直很清楚自學是一個階段,我不會想要永遠身處於某個體制之外。意識到繼續自學下去,不會是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後,全人這個選項便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 詳細內容
- 上層分類:文集
- 分類:校友專區
訪談、文 俞萱
俞萱:現在「不是最年輕」的你,怎麼看待全人存在的價值?
對我來說,全人有神聖的意義。有一首歌叫〈Love in High Places〉,全人就是一個在高處的存在。我對其他東西不會有那麼強的情感和責任要去回復它。
俞萱:那「高處」是怎麼形成的?
惟萌: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很清楚全人就是我的家,可是我蠻難描述這樣的情感到底是怎麼來的。不過,就社會意義來講,我覺得全人走的路是正確的,因為全人教育瞄準的目標跟它想要引發的社會變革是正確的,而且我覺得那就是台灣教育的出路。
- 詳細內容
- 上層分類:文集
- 分類:校友專區
訪談、文 俞萱
俞萱:從你在全人當學生到當老師,全人的登山探險教育有什麼發展和變化?
全人這25年的登山探險教育,一直走在台灣的最前面。我們自主登山,就像我們的自治會,盡量把所有問題交給學生解決,這在體制內的學校很難做到。我們的態度和經驗,都朝向專業,我最近參加 K2 Project 這個攀登計畫,也是想在台灣帶動一種探險的熱情,而不是攻頂的概念。攻頂就像體制內考試考了100分,可是之後呢?留下什麼嗎?全人登山那幾天會有一個糜爛日,就是讓我們在山上放空、到處亂跑,我們在登山過程找到撞擊自己的力量,認識自然和認識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 詳細內容
- 上層分類:文集
- 分類:校友專區
訪談、文 俞萱 惟萌
俞萱:你現在在做什麼嗎?
小山地:我剛讀完博士,很幸運地加入了瑞士的 Google。我博士是讀化學,因為我一直對於量子力學很感興趣,我從全人畢業之後去清大讀數學,那時候修了很多物理的課,我很嚮往用數學來描述自然,而我後來讀化學是想用量子力學跟計算的方式來處理化學的問題,台灣叫這個「量子化學」,就是要花很久的時間來算一個分子性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