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上層分類:文集
分類:教育觀點

為什麼這麼說?我現在跟各位複習一下什麼是民主教育,就是在這裡面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跟平等的主體,包括老師跟學生,所以當你不想學的時候沒有人會強迫你,當你想學的時候,學校會盡量找資源協助你,這是在個人的層次。在公共還有生活領域,我們有自治會、各種自治機制,沒有一個人的想法是佔絕對的優勢,每個人的想法都同等重要,但是要相互說服看誰講得有道理,這是民主教育。

 

那全人教育有什麼不一樣?全人教育就是在這上面多加一點。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可以在他的自由裡面,因為遊戲動機還有好奇心,找到自己可以投入的創造性的工作或興趣或行動,在投入的過程當中,你的理性和感性會被整合起來,在那種狀態我們叫做全人的狀態,它是一種審美的狀態。這是德國有一個詩人、思想家叫席勒,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最後的那段合唱,就是他的詩。他寫的就是全人的狀態。你專注投入到一個創造性的興趣或者工作或者行動裡面,那時候理性和感性達到一種完整跟和諧的狀態,這是一種全人的狀態。

 

個體在這裡面會培養出一種審美的能力,帶著這樣一種審美判斷力來到公共領域,所以審美的領域、公共領域,沒有人的意見,沒有人的概念是佔絕對優勢的。因為在審美領域,你可以說我喜歡,他可以說我喜歡,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沒有一個人的美感經驗、美感判斷力是佔絕對的優勢。所以審美的領域就是一個公共領域,任何政治判斷其實都跟你的審美判斷力有關。

 

所以全人教育在這裡面又比民主教育多了一個個體,我們希望個體在這樣的自由裡面,培養出這樣的一種全人的經驗,這樣的審美判斷力,在公共領域裡面,可以帶著品味跟審美的判斷力,能夠跟別人互相說服,可以達到在相互說服當中,激盪出更高的普遍性的新的觀念出來。這就是全人跟民主教育稍微差一點點的地方,我們就是升級版的民主教育。